2012 年11 月,《中國乳業》雜志社調研組對黑龍江省11 家規模奶牛場、10 家奶牛養殖小區、14 戶散戶進行了實地調研和深入訪談,發現那里的散戶面臨著與全國散戶同樣的問題:奶價低,奶資被拖欠,養殖效益下降甚至虧損等, 散戶的數量正在迅速減少。
散戶退出時,大多忍痛把牛全都賣掉了,而記者所到的黑龍江省安達市友誼現代奶牛養殖園區里中的散戶卻是另一番景象。友誼現代奶牛養殖園區是由安達市先源鄉友誼奶牛合作社創建的,于2011 年12 月1 日正式運營。盡管只有一年時間,但其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奶農入了社,奶牛入了園;奶農收入增長了,奶?!斑^”得更好了。
奶牛養殖規?;l展及新農村建設催生奶牛合作社安達市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張義福向記者介紹了村里建設園區的背景。友誼村是安達市出名的奶牛養殖專業村,前身是原安達市先鋒牧場的分場,后轉制為行政村。友誼村有很悠久的奶牛養殖歷史,基礎好。但是長期以來,都是以散養為主,始終是人?;炀?,奶牛糞便無法集中堆放,導致村屯環境臟亂差。尤其是開始進行新農村建設以后,奶牛主導產業發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打造宜居生活環境相互矛盾的問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養殖文化層次不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受知識水平、物質經濟條件等各方面的限制,很多新技術和好經驗得不到推廣應用,農戶散養的水平和效益與規模養殖相比差距較大,奶牛應有的生產潛能得不到發揮,嚴重影響了奶牛養殖業的發展和奶農收入的增加。為了能有效解決這種人?;炀?、環境惡劣和效益不高的問題,在安達市委、市政府的號召下,2008 年友誼村黨支部書記、友誼牧場場長汪召軍牽頭開辦了友誼奶牛合作社。2011年,在汪召軍的帶領下,經友誼村全體村民議事會討論決定,借助友誼示范牧場現代化設施設備和技術力量的基礎優勢,在市鄉兩級優惠政策和黑龍江貝因美乳業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友誼奶牛合作社率先實行人畜分離示范,建設了友誼現代奶牛養殖園區,由汪召軍擔任場長。
汪召軍對自己的奶牛養殖園區很是自豪。在經過嚴格的消毒程序之后,汪場長帶著記者對牧場進行了參觀。園區總體設計規模為4 000 頭,一期規模2 000 頭,二期規模2 000 頭。一期工程總占地12 萬平方米,分為老區和新區兩部分。老區占地面積8 萬平米,奶牛存欄為800 頭,基礎設施完善,飼養管理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區于2011 年6 月開工建設,投入了1 200 萬元,資金主要來自四個部分:一是市鄉扶持資金200 萬元;二是黑龍江省貝因美乳業有限公司支持無息貸款400 萬元,使用期限為6 年,每月以奶資款還款5.5 萬元以上,還清為止;三是友誼奶牛合作社法人汪召軍向金融部門貸款400 萬元;四是汪召軍個人自籌200 萬元。這些資金保證了新區從設計建造,到基礎設施都是最先進的,奶牛品種也是最優秀的。新區占地面積4 萬平方米,四列鋼架式結構的成母牛牛舍在陽光的照射下,在藍天和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每棟牛舍的規格為102 米×24 米,高6.74 米,主體為龍門式鋼結構。內部安裝有自動拴系、自動飲水、自動清糞、自動換氣裝置。每棟存欄奶牛320 頭,牛舍外面有20 000 平方米的運動場。園區建有一個650 平方米的擠奶廳,主體為紅磚砌筑,復合板屋頂,采用阿菲金9JYG - 2×20 魚骨式擠奶機。這套擠奶機可以進行奶牛體細胞的自動檢測。記者進入擠奶廳時, 奶牛已經擠完奶,擠奶工正在認真地用溫水清洗擠奶設施。干凈整潔的擠奶廳讓記者充分體會到了園區管理的規范。園區還自建了一座飼料預混間,主體為龍門式鋼結構,內部配套TMR 和其它飼料粉碎機械,并備有飼料營養成分檢測儀器,可根據奶牛日糧營養需要配制全混合日糧;同時配有一座2 000 平方米的干草庫。